2020年“双十二”大促已经落下帷幕,今年最后一次全网大减价结束啦。“双十一”过去才一个多月,你是否又参与了新的剁手呢?“双十二”期间什么值得买?今年双十二又有什么新特点?让我们跟着iCPI一起来看看!
尽管“双十二”是一个大型购物节,但从总类上看,今年“双十二”的总体折扣力度并不大,总类iCPI环比变动-0.4%,去年“双十二”当天的总类价格变动是-0.9%。不过,今年12月10日当天出现了-0.9%的跌幅,这是因为大量商家会提前放出折扣价格并持续至12日,所以“双十二”的折扣效应比起去年有提前。值得注意的是,“双十二”结束后,总类价格出现了大幅的反弹,明显高于折扣前的价格水平。其中,12月13日总类环比变动+1.1%,14日总类环比变动+1.3%,15日环比变动+0.8%,16日环比+0.9%。同样的价格大幅回升现象也发生在去年同期,“双十二”的第二天出现了+1.1%的涨价,随后小幅波动。相比之下,今年的价格回升幅度更大,持续时间更长。另外,比起今年“双十一”大折扣后的提价(+2.2%),“双十二”小折扣后的提价不相上下。所以,从总体价格来看,在“双十二”过去的后一周,大家要控制好自己的购物欲,减少高价购物哦。
在总类价格折扣力度不大的情况下,我们来细分看看八大类商品在“双十二”期间的价格表现。从下表可以看出,八大类商品在今年12月12日当天的降价幅度都不大,其中医疗保健大类降价最明显(-2.0%),其次是生活用品及服务大类(-1.3%)。其他大类的降价幅度都低于1%,尤其是衣着大类价格没有下降。更大的折扣在12月10日就已经体现出来,以衣着(-2.8%)为首,医疗保健(-1.9%)、生活用品及服务(-1.9%)也降价较大。而在12月13、14日,各大类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提高,其中衣着提价最多。这和去年“双十二”的价格表现有所不同:去年“双十二”当天八大类中有七个大类降价,其中衣着类降价幅度最大(-3.3%),然后在12月13日出现了以衣着大类为首(+4.1%)的提价。今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1)各大类降价时间提前;2)医疗保健、生活用品及服务取代衣着,成为降价最大的大类;3)各大类价格在节后提价幅度显著且时间持续。进一步对比表2中2019-2020年“双十一”期间的价格表现,可见无论从降价的全面性和力度上看,“双十二”都不如“双十一”更优惠。
图4可以更直观地看出,今年“双十二”期间八大类商品的折扣力度都不大,而大促后的提价则更为大幅且持久。
虽然今年“双十二”总类及各大类商品的降价幅度都不大,但生活用品及服务大类还是出现了明显的折扣(-1.3%)。其中,家用纺织类是该大类中降价最明显的中类,在12月12日当天的跌幅为-2.6%(见图6)。但在此之前,该中类已于12月10日出现了-4.7%的跌幅,由此可见,在“双十二”当天购买家用纺织品是较为优惠的。在家用纺织品中类下,床上用品是降价最明显的,在10日和12日的降幅分别为-5.6%和-3.2%(见图7)。随着天气渐冷且临近年底,家家户户对保暖用床上用品的需求增大,商家在这个时节对该类商品进行大力度的打折,也符合居民的消费需求。
衣着大类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。现在,衣着类店铺提前降价的现象越来越多,消费者不必等到“双十二”当天,而是可以在12月10-12日期间进行购买。这也就导致了和去年相比,今年衣着类价格在12日当天没有出现环比下降,而在10日则出现了-2.8%的跌幅。从小类来看,鞋类和服装类商品在10日分别下降-4.5%和-2.9%,是“双十二”期间比较值得购买的品类。但鉴于衣着大类在节后大幅的提价表现,“双十二”期间没来得及购买的消费者切勿节后“追高”,延迟消费等下一次促销吧!
总的来说,今年“双十二”有几个特点:1)整体折扣不大,打折日期提前;2)往年最值得购买的衣着类今年“双十二”跌幅仅排八大类第三,医疗保健、生活用品及服务跌幅居前;3)12日之后出现了连续大幅度的涨价,幅度之大、时间之长超过往年且超过“双十一”,所以这几天不是购物的好时机哦!
iCPI是由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编制的,具有高频实时发布、计算机算法自动运行和大数据价格来源等显著优势特征,供宏观经济科研使用。如果需要查询下载详细数据,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iCPI官方网站(http://www.bdecon.com)。
编辑|陈悦
文字|葛逸清 袁思敏
前往“发现”-“看一看”浏览“朋友在看”